一、 導軌:電梯運行的“軌道”與“脊梁”
-
作用:
- 導向: 這是導軌最核心的作用。它為電梯轎廂和對重裝置提供了精確、垂直(或按設計傾斜)的運行路徑,確保它們在井道內沿著預定的軌跡平穩升降,防止任何方向的擺動、旋轉或偏離。
- 支撐: 在電梯運行(尤其是啟動、制動時)或安全鉗動作時,導軌承受著轎廂和對重傳遞過來的巨大側向力、沖擊力以及可能的扭曲力。它是整個電梯運動系統在井道內的剛性支撐骨架。
- 安全鉗制停的依托: 當安全鉗動作時,其楔塊(或滾柱)會緊緊地“咬住”導軌工作面,利用導軌的巨大強度和剛性來強制制停轎廂或對重。導軌是安全鉗發揮作用的“剎車盤”。
-
“秘密”:
- 通常由高強度鋼材(如T型鋼)制成,表面經過精密加工,確保平直度和光滑度,減少運行阻力。
- 安裝精度要求極高,垂直度偏差通常控制在每5米不超過幾毫米。
- 固定在井道壁上,通過支架和壓板牢固連接,能承受巨大的沖擊載荷。
二、 對重:節能與平衡的“幕后功臣”
-
作用:
- 平衡轎廂載荷: 這是對重最主要的目的。對重的重量通常設定為轎廂自重加上額定載重的40%-50%(具體比例根據曳引方式、平衡系數等設計)。當轎廂載客量大約為額定載重的一半時,對重和轎廂側的總重量基本相等,曳引機只需要克服系統摩擦力就能輕松驅動電梯,大大降低了能耗。
- 減少曳引機功率需求: 由于平衡了大部分重量,曳引機所需的驅動扭矩和功率顯著減小,使得電梯系統更節能、更經濟,曳引機的尺寸和成本也得以降低。
- 改善曳引條件: 對重提供的張力有助于維持鋼絲繩(或鋼帶)在曳引輪(或驅動輪)上必要的包角和摩擦力,確保可靠的曳引傳動,防止打滑。
-
“秘密”:
- 對重塊通常由密度大的材料(如鑄鐵、混凝土塊)制成,安裝在堅固的對重架上。
- 對重架同樣裝有導靴(通常為滑動導靴),沿著導軌運行。
- 對重側也有補償鏈/纜,平衡隨行電纜的重量。
- 位置在井道內與轎廂相對的另一側(或后方)。
三、 安全鉗:關鍵時刻的“生命守護者”
協同工作場景 (想象一下轎廂意外失控下墜)
轎廂下行速度異常增大,超過設定值。
限速器檢測到超速,離心機構甩開,夾住限速器鋼絲繩。
轎廂繼續下行,拉動被夾住的限速器鋼絲繩。
鋼絲繩的拉力通過連桿機構
提拉安全鉗。
安全鉗的楔塊被提起,在斜面作用下
緊緊“咬住”導軌,產生巨大摩擦力。
同時,安全鉗聯動機構觸發
安全開關,切斷電梯電源和驅動。
導軌憑借其強度和剛性,承受住安全鉗的巨大制動力,將轎廂牢牢
制停在當前位置。
此時,
對重側由于曳引繩連接,也會相應停止運動(如果是對重超速,其安全鉗同樣動作制停對重)。
井道底坑的
緩沖器作為最后一道防線,如果制停位置過低,會吸收轎廂或對重剩余的動能。
總結
- 導軌:是電梯運行的“軌道”和“脊梁”,提供精確導向、支撐系統載荷,更是安全鉗制停的“剎車盤”。
- 對重:是平衡的“砝碼”,大幅降低能耗,減小曳引機負擔,優化曳引條件,提升系統效率。
- 安全鉗(與限速器聯動):是生命的“終極守護者”,在超速下墜的極端情況下,通過純機械方式,利用導軌強制制停轎廂或對重,防止災難性墜落事故。
這三者,加上限速器、緩沖器等安全部件,共同構成了電梯井道內精密而可靠的安全保障體系,確保我們每一次的垂直旅程都安全平穩。下次乘坐電梯時,不妨想象一下井道內這些默默工作的“鋼鐵衛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