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來盤點一下古籍中記載的“青葙”,梳理它在傳統文化中的寓意與用途。青葙(Celosia argentea L.),又名草蒿、昆侖草、野雞冠、雞冠莧等,是一種分布廣泛、生命力頑強的草本植物,因其獨特的花序形態和種子特性,在古籍中留下了豐富的記載。
一、 名實考辨與植物特征在古籍中,“青葙”之名最早明確記載于《神農本草經》,被列為下品。但對其形態描述,古籍間存在一些混淆和演變,主要涉及與雞冠花(Celosia cristata L.)的區分:
《神農本草經》: 載有“青葙”,但描述簡略。 《名醫別錄》: 補充“生田野道旁。三月采莖葉,陰干。五月、六月采子?!?點明了其野生習性和常見環境。 《本草經集注》 (陶弘景): 明確指出:“處處有。似麥柵花,其子甚細。后又有草蒿,別本亦作草藁。今即主療殊相類,形名又相似極多,足為疑,恐或爾是青葙... 子似雞冠,其苗亦相似,恐或疑之?!?這里陶弘景已經察覺到青葙與雞冠花(或其近緣種)的相似性,并產生了混淆。 《新修本草》 (蘇敬): 試圖澄清:“此草,苗高尺余,葉細軟,花紫白色,實作角,子黑而扁光,似莧實而大... 陶云似麥柵花者,是也。青葙子之名,又云是蒨,即陶云今殊不似蒨也。” 描述了青葙的典型特征:細軟葉、紫白色花、黑色扁光種子(區別于雞冠花的種子)。 《本草圖經》 (蘇頌): 圖文并茂,但圖譜流傳中可能也混入了雞冠花。文字描述:“青葙,生田野間,今處處有之。葉似柳而軟,莖似蒿,青紅色。六月、七月內生花,上紅下白。子黑光而扁,有似莨菪?!?強調了“上紅下白”的花序特點(指花序上部紅色,下部白色)和黑色扁平的種子。 《本草衍義》 (寇宗奭): 對混淆做了重要澄清:“青葙子,經中并不言治眼,惟《藥性論》曰:治肝臟熱毒沖眼,赤障青盲翳腫。此眼疾所載,凡用青葙子,今《經》中并不言治眼,余處亦多不見。青葙子,今處處有,苗高尺余,葉細而長,似柳葉,莖似蒿,青紅色。花紅白色,成穗。子黑而光,如芡實大而扁,生荊襄間。又有一種花黃紫,成穗如小指者,名雞冠花,其子即青葙子也。又有一種花紅白成穗,如青葙而小者,名鴨腳青葙。此二種皆青葙之類也。但雞冠花子尖小,青葙子扁大,此其別也?!?寇宗奭明確區分了青葙(花紅白成穗,子扁大)和雞冠花(花黃紫成穗如雞冠,子尖小),并指出當時藥用青葙子實際是雞冠花的種子(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混淆點,現代植物學和藥典已明確區分,青葙子為青葙的種子)。 《本草綱目》 (李時珍): 集大成,系統總結:“青葙生田野間,嫩苗似莧可食,長則高三四尺。苗、葉、花、實與雞冠花一樣無別。但雞冠花穗或有大而扁或團者。此則梢間出花穗,尖長四五寸,狀如兔尾,水紅色,亦有黃白色者。子在穗中,與雞冠子及莧子一樣,難分... 其子治眼,與青葙同功,或云即青葙也?!?李時珍觀察到兩者形態高度相似,并指出青葙花序呈尖長穗狀(如兔尾),花色多樣(水紅、黃白),并認為其種子功效相同(或認為雞冠花就是青葙)。但他也引用了《救荒本草》將兩者分開收錄的做法。李時珍對名稱解釋:“青葙名義未詳。胡麻葉亦名青蘘,此草又多生于胡麻地中,與之同名,豈以其相似而然耶?” 還提到別名“草蒿”、“昆侖草”、“野雞冠”、“雞冠莧”。總結關鍵植物特征(古籍視角):
藥用價值(核心用途):
食用價值(救荒與野菜):
染料用途:
觀賞價值(次要):
青葙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寓意相對其實際用途而言,并不十分突出和豐富。其寓意主要源于其植物特性和實用價值:
生命力與適應性: “處處有”、“生田野道旁”,描述其不擇地而生,生命力頑強,象征著堅韌和適應力。能在貧瘠之地生長,也暗合了其“救荒”的作用。 清肝明目與智慧: 作為“明目要藥”,其核心功效“清肝火、明眼目”自然引申出“使人眼明心亮”、“洞察是非”、“增長智慧”的象征意義。與眼睛相關的疾病常被古人認為與“心火”、“肝火”有關,治愈眼疾也意味著驅散心靈的迷霧。 祛邪除穢: 其性味苦寒,能“除皮膚中熱,去風濕痹,殺三蟲”,在民間醫藥觀念中,具有一定的祛除邪氣、污穢、毒蟲的寓意。嫩苗用于外治皮膚病,也帶有清潔、祛除污濁的意味。 樸實無華與實用: 不像名貴花卉那樣被賦予高潔、富貴等強烈人格化象征,青葙更體現了一種樸素的實用主義精神。它生于田野,既是饑荒時的救命菜,又是眼疾患者的良藥,默默服務于民生疾苦。其外觀也相對樸實(與雞冠花相比),更符合“草根”形象。 名稱的聯想: “青葙”之名中“青”字,常讓人聯想到青色、東方、春天、生機?!拜佟弊州^為生僻,但整體名稱帶有一種古樸、草木繁茂之感。李時珍猜測其名可能與胡麻地(青蘘)有關,也隱含了與農作物相伴的意象。 總結青葙在古籍記載和傳統文化中,主要呈現以下面貌:
植物身份: 一種常見的野生草本,常與雞冠花混淆,其關鍵識別特征是細長穗狀花序(如兔尾、筆管)和黑色扁平的種子。 核心價值: 藥用,尤其是種子(青葙子)作為清肝明目的要藥,治療多種眼疾。其次是食用價值,嫩苗是重要的救荒野菜。 次要用途: 種子和花序可能用于染色(尤其民間染指甲),具有一定觀賞價值。 文化寓意: 相對樸素,主要圍繞其特性展開:頑強的生命力、清心明目的智慧象征、祛邪除穢的實用功能、以及樸實無華服務于民生的草根精神。 其名稱中的“青”字也帶來生機、草木的聯想。青葙雖不如梅蘭竹菊等被賦予高潔人格,也不如牡丹芍藥象征富貴榮華,但它以其頑強的生命力、切實的藥用食用價值,在傳統農業社會的生活與醫藥實踐中占據了一席之地,體現了古人對于身邊自然資源的細致觀察和充分利用,是傳統文化中“草木皆有用”觀念的生動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