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在傳統工藝中的應用遠不止于觀賞,其馥郁的香氣、獨特的色澤和吉祥的寓意,使其在中國傳統手工藝和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應用場景:
香料的制作與應用:
- 香囊/香包: 這是最常見的應用。干燥的桂花(常與其他香料如丁香、藿香、白芷等配伍)被填充進絲綢或棉布制成的精美小袋中,制成香囊。人們佩戴在身上、掛在帳中、置于衣柜或書房,既能散發持久幽香,驅蟲避穢,又因其“桂”與“貴”諧音,寓意吉祥富貴、帶來好運。是端午節等重要節日的傳統習俗。
- 熏香: 桂花是合香(將多種天然香料按配方調和)中的重要香材??梢詥为毣蚺c其他香料(如沉香、檀香)混合,制成香丸、香餅、香粉或線香,用于熏焚。桂花香能營造出清雅、甜蜜、安寧的氛圍,深受文人雅士喜愛,常用于書齋、琴室、禪堂。
- 香膏/頭油: 古代女子用浸泡過桂花(或其他香花)的植物油(如茶籽油、芝麻油)來潤澤、滋養頭發,同時賦予頭發迷人的桂花香氣。也有將桂花與蜂蠟等制成香膏,涂抹于肌膚或發髻。
天然染料:
- 桂花(主要是金桂)的花朵含有天然色素,可用于染制絲、棉等織物,染出柔和、淡雅的黃色調。雖然不如一些專業植物染料(如梔子、槐米)那樣色彩濃烈和牢固,但在傳統小規模染色或追求自然雅致效果時會被使用。染出的黃色象征著尊貴、豐收和光明。
傳統紙張加工 - 桂花箋:
- 這是一種非常雅致的應用。工匠在制作手工紙(如宣紙)時,將新鮮的桂花花瓣撒在紙漿上,或者將干燥的桂花末調入紙漿中。這樣抄造出來的紙張,紙面上會均勻分布著細小的桂花花瓣或碎末,不僅視覺上清雅美觀,紙張本身也會帶有淡淡的桂花幽香。這種“桂花箋”是古代文人用于書寫詩詞、信札的上品,增添了書寫的情趣和風雅。
傳統化妝品/護膚品:
- 香粉/胭脂: 干燥研磨的桂花細粉可以作為天然的香粉使用,或作為添加劑加入胭脂、粉餅中,賦予產品香氣和色澤。
- 花露/香水: 通過蒸餾(現代方法)或古法油浸、脂吸法(較少用于桂花,但原理類似),可以提取桂花精油或香露。這些是極其珍貴的天然香料,可直接用作香水,或作為高級化妝品、護膚品的珍貴原料。古代文獻中也有記載用桂花制作“香澤”(潤發香油)和“面脂”。
工藝美術的點綴:
- 裝飾畫/貼花: 干燥的桂花花瓣因其小巧精致、色澤金黃,有時會被用于制作干花貼畫、裝飾賀卡、書簽或小型工藝品,增添自然氣息和吉祥寓意。
- 漆器/螺鈿鑲嵌: 在極少數情況下,桂花的形象(而非實物)可能被作為吉祥紋樣,描繪或鑲嵌在高級漆器、螺鈿工藝品上。
總結來說,桂花在傳統工藝中的應用核心在于:
- 取其香: 制作香囊、熏香、香膏、頭油、花露,用于生活空間的熏香、個人佩戴、衣物熏香和身體護理。
- 取其色: 作為天然染料染布,或作為點綴物融入紙張(桂花箋)、手工藝品。
- 取其意: “桂”諧音“貴”,桂花象征富貴、吉祥、美好、高雅、豐收(“蟾宮折桂”喻科舉高中)。這種文化寓意使其在各種工藝品(尤其是香囊)中廣受歡迎。
- 取其雅: 桂花箋、桂花香等應用,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精致生活的品味。
這些應用不僅展現了古人利用自然之物的智慧,也深刻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、審美情趣和日常生活習俗之中。